海北藏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员会欢迎您!N/A 返回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门户网站
视察调研

州人大常委会关于视察全州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情况的报告

州人大常委会

关于视察全州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情况的报告


  

——2024820日海北藏族自治州第十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

  
  

一、工作开展情况

  

20221月至2024630日,两级法院共受理民商事案件12396件(含旧存251件),已结11956件,未结440件,结案率96.45%,法定审限内结案率96.21%,平均办理天数56.74天。上诉案件664件,上诉率7.79%。上诉案件维持原判274件、调撤248件、改判75件、发回重审25件、准予撤回起诉并撤销一审判决8件、驳回起诉3件、指令审理2件、驳回代位受偿申请1件。 全州法院审结的民商事案件中数值占比分别为:离婚纠纷2222件,占18.5%;民间借贷纠纷1697件,占14.1%;买卖合同纠纷1451件,占12.1%;申请司法确认调解协议1244件,占10.40%;劳务合同纠纷823件,占6.8%

  

(一)审判职能有效发挥。海北州两级法院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把提振市场信心作为重要抓手,扎实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提升行动。全州法院院领导带队深入16家企业开展调研走访,研究印发《关于服务保障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14条措施》。组织开展金融纠纷特邀调解员业务培训,金融行业调解中心调解成功案件119件。秉承审慎善意司法理念,全力防范金融风险,审结民间借贷、金融借款案件1980件,向金融单位发出司法建议6份。审结投资、买卖、租赁等各类合同案件3241件,审结涉企民商事案件2649件。强化涉“三农”工作司法保障,审结涉农纠纷案件834件。部署开展全州法院“助企暖企”“涉民生案件”集中执行和“终本出清”专项行动,执结案件288件,执行到位899.49万元,95名被执行人主动履行397.27万元

  

(二)审判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院庭长办结民事案件2792件,占民事案件总数的54.14%。强化内部监督,院庭长监管“四类案件”157件。印发《院庭长“阅核”案件管理规定》,全面落实院庭长“阅核”制度,“阅核”案件达到100%。组建“三评查一审核”团队,评查重点案件96件、裁判文书1474篇、庭审266场。规范各类案件的改判、发回重审,切实防止“程序空转”,202311月海北中院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改判、发回重审和再审案件管理的实施意见》以来,共受理民商事案件167件,审结128件,改判13件,发回重审5件,发改率为14.06%,比去年同期下降2.85%。安排部署全州法院裁判文书低级错误“零创”行动,落实“一标一点关乎当事人权益,一字一句关乎法院形象”要求,最大限度减少裁判文书各种低级错误的反复发生,有效地维护了人民法院的司法公信力。落实审判质效常态化监管机制,对标对表最高法院26项指标体系和省高院“十率”指标要求,持续开展“程序空转”专项治理成果,梳理审判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严格控制案件延扣审率,加强对延扣审和中止审理案件的监督力度,从严审核,防止随意延长、扣除审限和隐形超审限情况的发生,杜绝案件出现“程序空转”,延审率下降0.11%,扣审率下降2.42%,案件审判质效和工作质效不断优化。

  

(三)司法便民措施稳步落实。海北州两级法院巡回审判案件2644件,同比增长89%,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社会效果。深化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全州法院速裁案件平均审理期限为20天。巩固立案登记制改革成果,网上立案9405件,比上年同期增加了4807件。推进“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基层人民法庭依法妥善审理家事纠纷、邻里纠纷等民生案件942件。优化基层乡镇“法官工作室”布局的同时,在门源县青石嘴镇红牙合村、祁连县八宝镇拉洞村等布点设立“共享法庭”,将司法便民服务延伸到人民群众家门口,化解矛盾纠纷39件。加大对进城务工农民等特殊群体权益保护力度,帮助农民工追索欠薪841.6万元。加强反家暴司法,大力推进实施人身安全保护令,依法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8份、家庭教育督促令6份。与州民政局联合印发《关于建立国家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衔接机制实施办法》,为当事人减缓免诉讼费1454.85万元。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案多人少”的矛盾依然突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之间的经济交往日益频繁,各类经济纠纷、合同纠纷等案件数量大幅增加;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在社会转型过程中,诸如拆迁安置、劳动争议、环境污染等领域的矛盾较为突出,引发了大量的诉讼案件;案件复杂程度提高:一些案件涉及的法律关系复杂,证据繁多,审理难度大法官助理、书记员等司法辅助人员数量不足,无法有效分担法官的事务性工作,影响审判效率。

  

(二)审判工作难度日益加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立法的不断完善,法律法规数量增多,且相互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为复杂。法官需要熟悉和准确运用大量的法律条文和司法解释,增加了法律适用的难度;在信息传播迅速的时代,审判工作受到社会舆论的高度关注,法官需要在依法裁判的同时,应对舆论压力,保持独立和公正的判断;当事人对审判结果的期望越来越高,诉求更加多样化,不仅要求解决法律问题,还期望解决实际问题和社会问题,这给审判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三)案件审理质效仍需提高。部分法官的法律知识储备、审判经验和业务能力不足,影响对案件的准确判断和高效处理;审判人员、辅助人员以及物质资源的配置不够科学合理,导致工作效率不高案件的立案、送达、庭审、裁判等环节衔接不够紧密,存在拖延和不规范的情况,影响审理进度

  

(四)司法能力建设有待提高。部分司法人员法律适用能力不足,对法律法规的理解和运用不够准确、熟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弱,在处理复杂、新型案件时,缺乏有效的应对策略和方法沟通协调能力欠缺,与当事人、律师及其他司法机关之间的沟通不够顺畅,影响司法工作的开展信息化应用能力不足,不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司法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工作建议

  

(一)增强大局意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充分发挥职能审判作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协调联动等机制,共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不断提高审判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业务培训和思想政治教育,依法履行审判职责,为全州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二)注重分析研判,积极破解审判工作难题。要全面收集审判工作中的各类数据和信息,通过对数据的深入分析,研判审判工作的难点和堵点,建立有效的监督和评估机制,不断推动审判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

  

(三)强化规范管理,提高案件审判时效。对案件从立案到结案的整个流程进行细致梳理,明确各环节的时间节点和工作标准,确保案件在规定时间内有序推进。对不同类型的案件设置不同的审判流程和时限要求,集中力量优先处理紧急、重要的案件对即将超期的案件进行预警提示,督促办案人员及时处理明确庭前证据交换、争议焦点归纳等工作的标准和要求,提高庭审效率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审判水平。选拔具有扎实法律知识、良好职业道德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进入审判队伍。积极引进高层次、专业化的法律人才,充实审判力量定期组织审判人员参加各类业务培训,包括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的学习,审判实务技巧的提升,以及前沿法律问题的研讨等。建立轮岗制度,让审判人员在不同的审判岗位上锻炼,拓宽业务视野加强对审判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严守职业纪律和职业操守,确保审判工作的公正性和廉洁性

上篇新闻: ​州人民政府关于全州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情况的报告

下篇新闻: ​州人民政府关于全州上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